2024年,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聚焦全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任务,不断提高交易服务保障能力,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统领,不断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
一是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组会、主任办公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其中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引导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交易中心落实落地。二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系列集中整治。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统一部署,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学习会、理论学习中心组、讲纪律党课等方式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统筹抓好政治建设等6项重点任务,初步实现清廉交易中心“三年”目标任务。建立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联系机制,配合抓好自治区“五个专项行动”中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群众就医用药负担重问题”整改,配合开展“一区两地”重大发展项目政治监督,配合落实开展领导干部插手基建工程和招投标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政治监督工作清单,大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违规吃喝、违规饮酒集中整治。三是切实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机关党建+行动学习”工作,形成了《以行动学习为载体 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和交易业务“两张皮”难题》《以清廉交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理论文章。其中,中心主要领导4篇署名文章相继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理论研究”栏目、自治区纪委监委《党风廉政》教育丛书发表。中心机关党委参与区直工委党建重点课题调研报告荣获特别奖,推送1篇理论文章荣获区直机关工委“百优”理论文章。
二、立足服务职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保障平陆运河、环北广西水资源配置等重大项目进场招投标服务。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交易服务流程,规范交易服务标准,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标应用,推行网上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创新设置“不见面评标舱”,实行专家评委“随机工位制”,新增南方电网、林业等行业项目进场,成立专班保障平陆运河、环北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重大发展项目,配合行业综合监管部门修订招投标领域制度,促进招投标活动更加公开公平公正。2024年,完成集中进场交易项目1326个,交易金额917.81亿元,节约资金20.07亿元。其中,共服务保障自治区重大项目共166个;完成电子标项目1167个,电子标率达100%,交易金额806.14亿元。
二是扎实推进自治区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全面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和优化采购流程,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组织实施包含台式计算机、数据库等在内的12类信创产品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创建了信创产品馆。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扎实做好电子卖场管理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自治区本级涉密政府采购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自治区本级集中采购机构2022-2023年度监督考核等次为优秀。2024年,共组织完成491个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金额59.80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27亿元;电子卖场(含框架协议)订单数42265笔,成交金额16.09亿元;国有产权进场挂牌交易项目挂牌140个,成交40个,成交金额3.42亿元;矿业权挂牌交易项目挂牌57个,成交55个,成交金额7.64亿元。
三是稳步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聚焦民生,高质量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工作,积极推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工作,严格执行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2024年,完成药品、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及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总金额292.9亿元,节约金额23.6亿元。其中,常态化使用招采子系统开展药品挂网十一个批次,新增挂网药品6477个;积极开展药品价格治理工作,共完成4137个药品降价,暂停804个药品挂网资格;完成十二批广西医用耗材产品挂网采购工作,新增挂网普通医用耗材产品256225个,高值医用耗材产品198492个;开展国家不予赋码耗材产品采购工作,向866个产品赋予广西临时码;加强耗材价格管理,配合核查321个产品价格,依据相关要求完成12438个耗材降价,3098个耗材暂停挂网。
四是多措并举落实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牵头召开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优化营商环境暨地方标准编制推进会和全区政府集中采购业务联席座谈会,畅通与全区各地交易中心沟通机制,研讨当前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2024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任务的落实。牵头开展2024年广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地方标准编制工作,牵头完成2024年《非免疫规划疫苗集中采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行为记录规范》等10个地方标准项目申报,修改完善2023年5个立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主动对接水利部珠江委、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海洋局等行业行政监督部门,推动上述三个行业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持续拓展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覆盖范围。
五是大力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以新场所装修改造及全面启用为契机,在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前提下,统筹谋划引入先进的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打造了集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于一体的自治区本级数字见证系统,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共享、服务集成、监管协同。同时,积极协助开展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网络信息安全漏洞风险评估及修复等工作,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智慧调度子系统全区常态化运行,完成数字见证系统上线试运行。
六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交易成本。结合交易服务实际,优化投标保证金收退流程,鼓励投标人使用电子保函形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健全清理清退机制,切实压缩保证金退付时间。其中,针对历年沉淀的保证金,建立清退台账,采用公告、函件、电话等多种渠道确保投标保证金清退事项应知尽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增强市场活力。
三、强化服务保障,推动事业发展再谱新篇
一是全面完成新场所搬迁及启用工作。根据“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统一行动、协同作业,各施其责、安全有序”原则制定搬迁推进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圆满完成新场所搬迁任务,做到搬迁前准备充足、搬迁中衔接有序、搬迁后运行平稳。其中,在新场所搬迁期间,坚决执行“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不断优化家具配置方案,利旧率达89%。新场所启用后,积极做好“后半篇文章”,如优化完善信息智能化配备设施,建立健全隔夜评标物资配备机制为项目隔夜封闭评审创造便利条件等工作,开展2024年度资产清查工作。新场所全面启用,有效解决原场所分散、功能布局不合理、信息化水平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极大地满足自治区本级交易开标评标活动、交易见证以及有关现场业务咨询的需要。
二是有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做好人事工作,严格按程序完成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落实全中心人员职级晋升、定期奖励、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工资福利待遇等激励机制。做好干部监督工作,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协助对有关受处分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及处分材料整理归档,做好处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出入境备案工作。按计划完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